电视剧《县委大院》海报
县域治理的艰难求索
与基层公仆的人民情怀
——小议电视剧《县委大院》的艺术特色
戴 清
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副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电视剧《县委大院》在2022年年末隆重登上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甫一播出,就引发了观众的追剧热潮。同时,该剧也以其多方面的艺术出新拓展了电视剧的叙事空间和多样可能性,也为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思考。
这其中一个突出的值得关注的点是:一部不依赖二元对立结构故事,戏剧性不强、不靠突发事件推动剧情的政治题材剧,是如何展现其叙事魅力、推进情节并能做到耐看的?
前后接续、心路开掘的结构巧思承载主人公的理想主义情怀
这部容量不大的电视剧在叙事线索与结构设置上处处显示出编剧的匠心巧思,寄寓了创作者对作品结构形式与精神主旨表达上的多重思考,作品因此带有较强的艺术探索性。首先,作品开篇,梅晓歌和林志为同一天来到光明县报到,让人联想起王蒙先生1956年的著名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林志为和组织部里的年轻人碰巧还都姓林,他们二者之间形成了某种跨越时空的精神接续,并都不约而同地带有那种少年布尔什维克的真诚气息。当然,该剧主要还是表现聚光灯下的梅晓歌这位年逾不惑却仍充满朝气的县长、县委书记。他的身上完全没有在官场上混久了的官僚气,而是带有一种远离世俗和官场的纯真气息,这正是洋溢在人物身上可贵的理想主义情怀,当然这种理想主义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深接地气的人民本色。
电视剧《县委大院》角色海报
该剧在整体以县长、县委书记梅晓歌为核心的叙事线索中,于首尾各七、八集处,分别设置了关于吕青山和林志为这两位老少干部的情节段落,如林志为主动申请到大岭村做驻村第一书记,在面对村民砍树、养猪、断电、为村民跑整户参保、调查水质重金属超标、代村民打官司等多个事件中突出了扶贫工作之艰难、琐碎,更凸显了小林的善良正直。他恰是年轻时的梅晓歌,也是梅晓歌求真务实精神的继承者。以此作品形成了光明县也是中国县域基层治理中人民公仆精神赓续的传承链条,叙事结构的形式巧妙地呼应着作品精神主旨的表达。
在作品整体呈扇形散点叙事的结构中,该剧还蕴涵着一条主要由梅晓歌的回忆所建构而出的心理情感内线索,即他和妻子乔麦的爱情婚姻线。这条线索勾连起乔麦从反对梅晓歌在基层工作,到自己来到基层工作、并最终申请做援藏干部三年,这条情感线索也是二人内在的精神心理线索,正是乔麦逐渐认同梅晓歌的人生理想,两人心心相印、志同道合却又聚少离多,揭示了这一代中青年人民公仆如何追寻理想、扎根基层、执政为民的心路历程。联系上面林志为的历练成长,该剧形象地展示了一代又一代基层优秀干部扎根基层所经历的成长成熟,也由此揭示了中国基层治理的社会现实与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电视剧《县委大院》角色海报
在先后纵向展开的,以及向内掘进的精神心理线索之外,该剧在主体上则形成了以县委大院为核心的扇形散点叙事,放射状并不断移步换形地散点表现光明县政治生态、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大的方面是对县、镇、乡、村发展理念的表现,即如何破解“既要又要”句式的难题——乡村、镇县既要发展、又要环保,如何取得平衡以长久地造福于民?这集中反映在梅晓歌与老校友曹立新这两位县长所抱持的治理理念的对照上:对于纳税大户的矿山企业,是不是面对它破坏水源、重金属超标、村民因此患病都不能或不敢关停?还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关停,走技术升级、迁移厂址等彻底整改方案?该剧对发展理念分歧的表现也体现在当下多部脱贫攻坚题材的电视剧中,如《山河锦绣》中赵书和和柳大满也经历了对柳家坪村发展道路的探索与争执。
电视剧《县委大院》角色海报
扇形散点叙事既向上抵达市里省里,也平行辐射到临县九平县,向下则延伸至乡村,长岭村的脱贫攻坚、水质被污染、村民患病向企业打索赔官司等情节正是其具体体现。更多的情节则是通过散点叙事的移步换形,在拆迁、迁坟等情节中自然过渡,涉及油坊老板、老邱这样的“钉子户”,也涉及老县委书记周书记的私家小院,正是戏剧冲突相对激烈的情节段落。再如艾县长对油坊老板娘的智取看似驾轻就熟,其实建立在她调查研究并深谙人心人性的基础上。 这种散点叙事还进一步辐射到梅晓歌主政后向市里寻求农业厅的财政专项支持、扩建奶牛基地等举措上,集中表现了县里追求脱贫脱困的曲折和艰辛:通往奶牛基地的路况太差,领导们所坐的车的车胎都被扎破,材料上领导的姓氏还被写错,各种尴尬、困窘,无以复加——但有惊无险,光明县最终还是通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农业厅的专项支持,开启了当地奶牛养殖基地发展的新阶段。其他如梅晓歌倾听百姓心声,领导全县干部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等情节段落也感人至深,从小商铺被频繁乱收费到奶牛市场造假蒙骗买主等,对这些乱象的整顿治理无不体现了光明县下决心转作风、坚持诚信整改的力度,其中的危机公关也是梅晓歌的高光时刻,核心则贯穿了他的人民立场和一片公心。 扇形散点叙事形散而神不散,呈现官生官声,也承载着民生民意,彼此浑融,最终使作品成为中国两千多个县政治生态与民生现状的生动缩影。其中没有官场风云,也没有派系争斗,朴实无华中是热气腾腾的基层生活实际,千头万绪、千难万难,在这一批基层人民公仆那里,汇成了一条线,这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执政为民理念与正直做人、脚踏实地的政治伦理理念。 这部容量不大的剧中,人物群像十分鲜活。这要归功于编剧的台词之功与演员阵容的强大。吕青山书记以“就像脚踩独轮车,手里还有六七个球,哪个还都不能落地”形容光明县的工作之难恰当生动;艾鲜枝县长说,“有些老百姓不怕自己吃亏,但怕邻居占便宜”,对人心人性的剖析可谓一语中的;而李保平酒醉后吐槽形式主义,有着很强的共情力;再如乔胜利妻子给乔胜利送药,听上去全是埋怨,却又透着心疼和关心,乔胜利说的“我再不回家,我老婆得连夜改嫁了”,虽是戏谑,却不无心酸。 该剧强大的表演阵容对这部不以强戏剧性见长的作品有着重要作用,也是这部剧的极大优势。好作品好项目吸引好演员出演,形成正向循环。剧中场景生动、对白韵味十足的故事段落如散金碎玉,让作品熠熠生辉。如为了拆迁老周书记的独门小院,以实现全县的水源地保护,吕青山书记约老周书记吃饭,席间一番话看似娓娓道来、波澜不惊,其实又充满了机锋,对话中见个性、见气度、见胸襟,演员黄磊完全跳出了他近年来中年好男人嘻嘻哈哈式的表演套路,贡献出近乎“教科书级”的表演水平,“我只能得罪您”,眼神毫不犹疑、坚定清澈,给人以平地惊雷之感,也表现出一位要给后任扫清道路、不计人情世故的好领导的工作魄力与人格魅力。结尾处老周书记一句“这酒今天就不喝了”也将其不平静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愈加耐人寻味。再如梅晓歌的两次危机公关都表现出编剧的台词之功和优秀演员的表演功力,凸显了他真诚待人、重承诺、没架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而为了顺利拆迁,乔胜利和钉子户老邱“打太极”,却总像是打到棉花絮上般力有不逮。演员王骁的表演松弛自然,剧中乔胜利的车胎被扎、家里窗户被砸、吃的饺子里都有碎玻璃碴子等情节自然到位,体现出王骁可谓演什么像什么、令人会心的表演功力。而当上访户老邱看到老周书记的小院被拆,向家人表示马上搬家,足见其上访追求的是公平公正,也代表着光明县老百姓监督政府工作的一双眼睛。
但也需要指出,该剧对县域治理之难的原因揭示还不够深入,缺乏对一些管理的根本问题的深入剖析,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表现时有大而化之之感。同时,整部作品也存在过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表现人民好公仆的辛苦,以及停留于反复申说基层太艰难等浅表层面。再有,因为不设置反面人物,局限于表现人民内部矛盾,作品的正面人物虽多,但有些人物的塑造力度仍显不够,大多仅限于辛苦的好人与清官形象之列,一定程度上人物的呈现有丰富性的缺憾。
但瑕不掩瑜,《县委大院》总的来说是一部精心打磨的现实题材佳作,以主创团队深厚的叙事/表演功力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艺术探索实验,也极大地拓展了不依赖于二元对立的强戏剧性结构的艺术表现空间。
编辑|史雅萍